新區要聞 | 攀高逐新 產業興區
△京東方青島生產基地帶動新區芯屏產業集群加速壯大
10月20日,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將迎來國務院批復設立40周年。作為全國首批經開區和全省全市改革開放“排頭兵”和“試驗田”,40年來,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,堅定不移實施制造業強區戰略,搶抓青島市“挺進西海岸”“青島港口西移”及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等重大決策部署機遇,實施“以港興業、以業興城”“產業引領、產城融合”系列計劃,謀深謀實招商引資經濟工作“生命線”,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,構建鏈群化、開放型的現代化產業體系,助力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。
優勢產業特色鮮明。海爾、海信、澳柯瑪等本土企業植根發展,馬士基、通用、松下等百余家世界500強企業落地建設;以青島港重心西移為契機,從“港口裂變”到“產業聚變”,培育形成航運物流、船舶海工、家電電子等六大產業集群,成為青島乃至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,智能家電、高端化工、汽車、海洋裝備等產業集群產值均占青島“半壁江山”,智能家電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。2022年青島市首批47家先進制造業產業鏈鏈主企業和24條重點產業鏈的30家鏈主企業,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別占比36%、40%。
經略海洋走在前列。作為西海岸新區一員,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堅持發揮特色優勢、胸懷“國之大者”,持續協同新區發起經略海洋攻堅戰,以為國擔當的力度服務于“以海洋經濟發展為主題,打造海洋強國戰略支點”國家使命,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.8%。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等10多家國字號涉海科研院所在此布局。船舶海工、海洋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強勢推進,亞洲首艘圓筒形“海上石油工廠”等海工重器走向世界。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在此舉辦,全國唯一“海洋十年”國際合作中心、亞洲唯一海洋與氣候協作中心啟用。海洋生態保護持續加強,靈山灣獲全國美麗海灣優秀案例,靈山島成為首個負碳海島。
新興產業蓬勃發展。破局全省“缺芯少屏”,布局謀建的青島市新型顯示和集成電路2個專業園區在2022年11月掛牌運營,總投資2400余億元的50余個芯屏產業項目正加快推進,2023年園區產值累計突破400億元,千億級芯屏產業集群加速形成。聚焦人工智能、生命健康等產業,系統謀建10個總投資223億元的主題園區,中電光谷入駐企業530多家,匯集人才2萬余人,成為全國產業集聚度高、優勢項目多、經濟效益好的高新產業園區之一,培育了極視角、以薩技術、宸芯科技等一批頭部企業,獲評國家級眾創空間;“園中園”訊飛未來港被工信部授予“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(青島)賦能中心”。